打造优势学科,还原语文本色——实验中学2008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作者:江陵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时间:2009/5/1 9:33:32 来源:李红星原创 人气:3961
一、科学规划,主动备考。针对我县以四月质检成绩为重要依据优录江凌一中火箭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全年的教学计划。即上学期基本结束新课;3月中旬完成第一轮课本复习;4月质检前基本完成第二轮系统复习;5月突破阅读、综合性学习等重难点,插漏补缺;6月模拟测试,回归课本。这样,在四月质检前基本完成两轮复习,为四月质检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也为后段插漏补缺提供了依据,为中考的最后胜利争取了主动。
二、团结协作,同舟共济。08年的中考备考,我们语文备课组的压力比往年更大,因为先后有3位老师中途休假或调走,原先的8位老师减少为5位,其中3位担负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大家都是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绝不搞封锁、绝不各自为阵,因为大家知道学校荣誉高于个人荣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以复习课为例,我们按“讨论提纲模式—分工—制稿—组长审定—印刷——使用”的模式有条不紊的展开集体备课,既培养了团队精神,锻炼了年轻教师,又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双基并重,加强积累。
1.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新课阶段,要求学生随教学进度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和文中精美句段、古诗文;在第一轮复习中,分现代文和文言文两块,以复习提纲的形式,积累字、词、句、段、文学常识;利用早自习重点背诵古诗文。通过积累,夯实基础。
2.阅读的积累。新课标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为达到这一要求,除了需要积累课本上的语言材料外,还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自七年级起,每年我们都推荐学生订阅《中学生博览》、《少年文艺》等多种报刊,七、八年级时间较充裕,我们倡导学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九年级时间紧,我们仍然安排学生在早、晚自习阅读篇幅较短的时文、美文,鼓励学生挤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晚自习,学生阅读课外书时,教室里比任何时候都安静,学生的那份专注和投入每每让我们感动:“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处于人生花季的少男少女是多么渴求丰富的精神营养!
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各种形式的摘抄。比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摘抄相关主题的名言、俗语、诗文,结合作文教学摘抄好的开头结尾、构思精巧的文章,更多的是自由摘抄。很多学生的摘抄本就像一本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他们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无比的美的愉悦。
此外,我们将现代文的阅读复习提前到了九年级上学期,坚持每日一篇,一年下来,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规范地表述答案的能力也明显提高。
3.写作的积累。新课标要求“积累习作素材”,生活和大自然是最重要的素材宝库,因此,从七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写周记,既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又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思考感悟生活的良好品质。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九年级上一个台阶,我们制订了一个作文训练的序列。上学期重在语言和构思,下学期重在选材、立意和个性化的表达,采取整篇作文和片段作文相结合的形式,每周或间周进行训练,每次训练都力争做到目标明确、指导精当、示范适度、反馈及时。为了使作文训练收到实效,我们采取教师评改和学生互评互改相结合的方式批改作文,让学生在教师的评改中得到示范,在相互的评改中加强交流,然后在自己修改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学生的作文内容实了、语言靓了、布局美了、韵味也足了。
四、面向生活,紧跟时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08年荆州市语文中考新增的题型“综合性学习”就充分显示了语文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告诉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进题海中”学不好语文,也考不好语文。事实上,我们一直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
1.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以“综合性学习”为例,我们开展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赛、文学作品推介会、搜集街头广告标语等。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尽管中考复习已到了最紧张的时期,我们仍然组织全体九年级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捐赠晚会,让他们在浓浓的晚会氛围中感受爱的无私、生命的顽强,感受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08年中考,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以汶川大地震中不同人的手为题材写一段演讲词,我相信,有了那次观看晚会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学生写出的演讲词一定材料翔实、情感充沛。
2.在习题的设计、选材上联系生活。在5月份的第三轮复习中,杜天春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如:为奥运圣火传递到荆州写宣传标语,为家乡的特产设计广告语,为参观铁牛矶的游客写解说词等。此外,我们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作文题的设计上都力求贴近生活。
3、在课堂中注入时代活水。在教学中,我们很注意及时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等社会热点,介绍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近几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给课堂注入时代活水。
以上只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很多兄弟学校比我们做得更扎实、更有特色。成功的花朵绝不是一年的汗水能催开,它需要用三年的汗水来浇灌。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还原语文本色,注重积累、面向生活、紧跟时代,只要我们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科学规划、精诚团结、勤奋务实、谦虚好学,就一定能够将语文学科打造成我校乃至我县的优势学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