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 20:4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2930字。
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
白素云:各位老师,大家好!长期以来,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今天我们选择北京市第五中学王屏萍老师上的闻一多的诗歌《也许》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就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做进一步的探究。我们先来观看这个片段:
师:我们在预习中初步进行了诗句鉴赏,同学们在课堂上把范围再缩小一点,能不能谈谈哪些字或词语最感动你,最让你欣赏或者最有表现力?可以单就课文所选版本谈,也可以在两个版本的比较中感受。
生1:“轻轻”“缓缓”。
师:想想我们曾经在哪里注意过叠词,它们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些学生:《迢迢牵牛星》《再别康桥》。
生1:“轻轻”修饰盖的动作,感觉像给女儿盖被子一样,很小心;“缓缓”修饰纸钱飞的速度,很慢很慢:它们都表现了父亲不愿惊动女儿,那种很深的呵护之情。
生2:我觉得“拨”字有表现力,给人以很调皮的感觉。
生3:“拨”比“攒”好,很生动。“攒”我不太懂。
师:“攒”是“聚集”的意思,想想阳光“攒”起来是什么样子。另外我还提示大家:“攒”在古汉语中通“钻”字,你再试着比比,看会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摇头)
师:没关系,体会和鉴赏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先放在这儿,什么时候大家有感觉了,我们可以接着聊。
生4:“不许”比“不能”好,“不许”比较主观,“不能”比较客观。
生5:正因为此,才是“不能”比“不许”好,有无助感。
师:你对“不许”与“不能”的表意把握还是挺准确的,争论点其实是在主客观效果哪个更符合诗境。
生:(议论纷纷)好像各有道理,都不错。怎么回事?
师:(笑)先放放,我们先讨论别的,也许会触类旁通。
生6:“这”比“那”好,“这”是近指代词,好像离女儿很近。
生7:“根儿”比“根须”好,“根儿”读起来很轻快,与小草放在一起更和谐。
师:非常好,我很欣赏她的鉴赏角度。音乐性是诗歌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我们在鉴赏时却常常忽略它。我们不妨把两个词分别放在诗中去体会一下。
(下面有学生轻轻的吟诵声……)
生8:“那么”有表现力。
(下面有学生表示疑惑)
师:她找的词语有点儿与众不同,是个虚词。有同学好像不赞同,是不是觉得虚词不表意,怎么会有表现力呢。我们还是请齐肇楠同学自己说说好了。
生8:说不清,就觉得好。
师:你帮我们读读吧!
生8:(读后)我知道了,读到“那么”要停顿,后文的感情一下子都被引出来了。
师:还可以注意一下题目“也许”,它不也是个虚词吗?把两个虚词联系起来去体会,想想其表现力与实词有什么不同?
生9:虚词本身不表意,但会带给你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生10:言有尽而意无穷。
(老师笑笑表示肯定)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