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40个字。
建立和谐语文作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孙广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新的语文作业观,以生为本,学以致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烟台市教科院倡导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理想课堂中对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老师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思想,逐步探索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教学已经展示出新貌。但是,与学生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作业改革却明显滞后。随着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语文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作业是初中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语文教研组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的指导下,从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大胆的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作业内容讲究差异性、层次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遵循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作业内容的第一大板块应是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对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各种表现手法及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第二大板块应是紧扣教材,深化课文学习,渗透阅读能力训练;第三大板块综合探究性作业,适时延伸到课外,开拓学生语文学习视野丰富语文学习实践。三组题难度系数呈阶梯状,从易到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避免某些学生的惰性,教师可根据结合平时学生具体表现为分组参照依据。评价要作到心中有数,未能按自己能力选做题的学生,教师在批阅时即可指出,让学生自行调整。同样,部分学生也会选择高于自我水平的题型,教师应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攀升。
分层布置作业,注重因材施教,并兼顾全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胃口选择食品,根据消化能力处理知识。这三种类型的作业既可单独布置,也能整合重组,而且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权利。这样的作业才会是学生喜欢做,主动去探究、解答,也会达到作业布置预期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业设计举例:
《孤独之旅》作业设计:
A层次:
1.《孤独之旅》作者是(),选自( ),本文主人公是(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然后巩固下来。
(1)陌()生(2)觅()食(3)空旷()(4)胆怯()
(5)yíng()火虫(6)逃cuàn()
B层次:
1.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