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的布置之我见

作者:上良中学 杜玉成  时间:2006/7/7 8:20: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483
  布置作业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遗憾的手段。只是我们教者达到教学目的一种形式和策略,而不是教学目的,仅此而已。学期年段考试前、中考高考前,作业铺天盖地飞翔着每一位师生,深重的作业负担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抛开大环境于我们无能为力之外,在具体操作的技术层面上,暂时可以有所作为。
  一. 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不拘形式,设置多样化的作业,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察,内容上以多生活领域的扫描,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缓解学生粗制滥造作业甚至抄袭的危险性。作业内容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有望吸引学生参预,说出心里话,提高作业效率。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提高锻炼思维、增长智慧。相反,远离他们的生活、或者能够理解的话题领域,无异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一点效果,完全是徒劳的。
  二. 多点突破,分散难点。设置书面、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多角度突破学习内容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难点。我的做法是:设置语文作业、作文、小作文、小卡片、课堂笔记等。
  1. 语文作业流量每次在半页或三分之二页十六开,题型以达到一或两个学习目标而设置。目标要明确、训练的知识点要贯穿其中,坚决删除单调重复训练的题型。
  2. 作文以每期八篇,以“情境教学作文法”实验课题规划为纲,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为写作情境,以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为讨论重点。只提供写作情境和常规要求,而不定话题或主要论点,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事件、社会情境中提炼出自己的论题和观点。
  3. 小作文比较自由灵活,在不到写大作文的时间里不定时的对生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社会活动、学校班级活动,做出快速灵活地反映。也可以写下读书心得、生活感悟、美文赏析和优美句段摘录。也可以剪贴名作、看图作文的材料等,集中小型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积累本的功能。
  4. 小卡片,是要求学生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作一些专题性的名句或名我事迹、优美词语的积累,在正课前几分钟交流,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在分类,作全班专题性交流。
  5. 课堂笔记,记录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预习或复习时的课外作业练习本。
  三. 反思
  初三学生,毕业升学压力很大,自由学生的空间很小。各科作业普遍很多,都以应考训练为主,所以作业的训练量少时,学生反而觉得很容易就能完成,往往放到最后时间匆匆应付而来,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加大作业量,反而会认真对待。这样,走进了一个怪圈。要想彻底走出困境,尚须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从制度上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