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40字。
成都三诊关于“我是一棵树”的材料作文评讲
解读材料 作者:7girl
本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类型,解读材料,切准主旨,乃是重中之重。
我是一棵树,一棵长在房前屋后的树。(这种平凡的树,实为随处可见的树。)
我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显然,这些都不要紧。那么,要紧的是什么?)
春天,我欣然长出了绿叶,蓬蓬勃勃,葱葱茏茏。在我的树阴下,人们嬉戏、闲谈。我可以给我这么多的欢乐,自己也不知晓。我只生长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秋天,我开始落叶,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在我的身边,人们喝酒,吟诗。我可以给人这么多的欢乐,自己也不知晓。我只生长我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无数个春花秋月,我老了,人们把我锯了下来,我便只是一个树墩了。在树墩上还有人坐着停歇,思索人生的开端。
(在生命的旅程里,这棵树除了做好一棵树,“什么也没做”,却在自然而然、不只不觉间,既成长了自己又服务了他人,既快乐了自己又愉悦了他人,当它走完了全程,都还在体现着自身的价值。纵观其一生,它实现自身价值的奥秘在哪里?就在于做好了一棵树。)
我长成了一棵树,并以一棵树的方式在世界上消失,这便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哲学。
(这一句是必须抓住的关键句!“这便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哲学”,其中的哲学,不就是材料的主旨吗?那么,“这”是指什么?根据语境来看,“一棵树”对于“这一棵树”而言是什么?就是“自己”!那么,“生命中最美丽的哲学”是什么?那就是:在生命的历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做好了自己,就能自然而快乐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平和而愉悦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主旨,确立文章中心。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一)分清材料的类型,把握立意倾向。
“问题性材料”:重在把准问题,做好评判。评判的重点:事实判断,关系判断,是非判断。请回顾高三第二次月考作文题(材料:步非烟叫板金庸。附后,请阅)
“哲理性材料”:重在分析研究,做好概括。
(二)着重抓住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材料意义。
1、抓整体。抓住了整体才能抓住主要意义。如本材料,整体上是讲一棵树怎么样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2、抓关键。抓住了关键才能“纲举而目张”,提要而钩玄。包括关键要素、关键语句.如本材料,关键语句有三处(画线语句),其中的关键之关键又是“我只生长我自己,什么也没有做”和“这便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哲学”。把这些语句的意义破解了,材料的主要意义也就基本把握了。
3、抓原因。抓住了原因才能突破表象,把握实质。如本材料,我们对于这棵树,就要在明确其可取之后,追问:为什么?这就自然要深入挖掘到它生命的方式、生活的态度,最后落在“做好自己”上。
(三)恰当联系社会人生,准确立定文章中心。
这主要是针对自然、寓言等比喻性材料而言的。对于这种材料,一定不要就事论事,一定要以之为喻体,引申、附会到社会或人生这一本体上来,谈社会哲理或人生真谛。
议论文基本写法
在此回顾一下应试议论文的基本格式,权作应考复习。请反复揣摩、体会,并熟记之。
应 试 议 论 文 的 基 本 写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