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快乐•创新”,作文教学的双翼
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中心中学 王秀平 厉广飞
针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恐文”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以为,快乐和创新应该是作文教学强有力的翅膀。
一、贯穿快乐理念,让快乐流诸笔端。
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遵命写作。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作文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稍纵即逝。身为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察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地、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最重视的写作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其实,“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育家地斯多惠语),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作为一种教育艺术也不能再仅仅成为一种传业授道的工具,而应充分发挥其以下功能:
1.唤醒功能。
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寻找侧重点,用话语对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语言积累和智慧进行唤醒。这其实就是教师语言唤醒功能的具体体现。
2.激趣功能。
也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该风趣幽默,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因为语言的诙谐能够使师生的关系融洽,有助于情感的交流,激活学生的灵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寥寥数语,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坦诚、和蔼,多么的诙谐、有趣。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兴趣,排除了心理障碍,“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会兴味盎然,畅所欲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