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840字。
68份200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
1.蚌埠二中2009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人文素养(语文)测试题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1.(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2.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
15.(4分)(1)苟且(2)假如,假使(3)厌恶(4)史册 (各占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各占1分)
18.(5分)
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