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个字。
谈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泰州市永安中学严霞
[摘要] 中学教材中大量的诗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中想象的几种表现方式的透析,总结出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 诗歌想象力语文教学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诗歌,捕捉意境,则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步入诗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诗歌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