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字。
文言实词学习方法
1、字形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也称之为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推敲、分析、解释实词的本义。利用推敲分析字形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实词的本义,甚至去推断实词的引申义或其他的义项。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敲分析实词义带来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常见形旁的词义主要有: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鱼”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口、刂(心)、彳(行)、(手)”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的还有:王(玉)— 玉器珠宝、禾—五谷、贝— 金钱、皿— 器具、 纟— 丝麻、巾— 纺织品、宀— 房舍、求— 毛皮、隹— 鸟雀、冖— 笼罩、歹— 死亡、月— 肉、页— 首、自— 鼻、目— 眼、尸— 身体、(示)— 祭祀、(草字头)— 植物……
如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渚”字从“氵”,可解释为:水中小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从“木”,其意思为:木制的船具。
“游目骋怀”中的“骋”从形旁上看应该与“马”有关;“锲而不舍”中的“锲”从形旁上看就该与“金”相关。再如“兵刃既接”(《孟子•寡人之于过也》)一句中“接”字的意义。“接”的义符为“手”,联系下文“弃甲曳兵而走”,不难推测出此处的词义应该是“接触、交锋”的意思,“接”的其他意义如“直接、间接”显然与文意不符。
又如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第13题例句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中的“牒”字,其实“牒”字是一个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而且大家可能也了解,古代纸张没发明之前,当时的人都是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一般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牒”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考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推断,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