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品
- 资源简介:
- 约5420字。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 《散文选刊》2009年第7期 )
爸爸赠送的微笑
覃慧滢(香港南屯门官立中学中六年级)
踏进十一月,香港的天气仍是那么暖和。只有晨光曦微的时候才有一丝凉风。今早我因学会有事办,得早点上学,刚巧与爸爸一起出门。
记得上一回爸爸与我一起出门,我还在念幼儿园吧。那时爸爸是特意送我上学的。这些年来,他上班的时候太早了,实在太早了。
此刻,走在爸爸的身后,看着他的背影,我的鼻子酸得有点痛。我看不见他的脸,他在笑吗?又在皱眉吗?爸爸戴一顶鸭舌帽,因为工地里沙尘滚滚,戴上帽子头发才不会沾上太多尘垢。那偌大的工具袋沉甸甸的,压得爸爸的肩膀也歪向一边。还有那皱皱的蓝色工衣配衬着溅上了油漆的裤子,让爸爸整个人看起来便是寒酸。反观我身上,一袭整洁的校服裙,擦得黑亮的皮鞋和轻巧舒适的书包,我知道,爸爸一直都把最好的留给我。甚至他不快乐,也会把仅存的笑容挤给我看。
我自问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因为我做不到“无违”于父母,也一度忽略了他们对我的付出。
记得中五的时候,我身边的同学都去上补习课。我不甘落后于人,顾不了自己需要与否也报了补习班,还一口气报了中文科与英文科两个课程,每月在补习上得花上千元。
一天晚上,我问爸爸讨了千多元,一来得缴交补习班的费用,二来要买些参考书,还有饭钱和交通费。爸爸从容不迫地从皮夹中拿出一千五百元放在我手中,脸上还赠送了一个微笑。我接过钱,便蹦跳着回房间,才踏进房门便发现钱包忘在了客厅茶几上,遂又回头去拿。
谁料我竟看见爸爸眉头深锁,正拿着计算器发呆。那时,我的心几乎被掏空了。他那眉宇间陷了一个峡谷,薄薄的嘴巴拉得直直的,面上也蒙了层灰。我痛心,痛心爸爸要在女儿面前装快乐;我也恨,恨我昧于爸爸的忧心。究竟多少次了?爸爸的假笑出现过多少次了?这紧紧的一颦,卡死在我的心坎内,不时磨擦着。
我明白爸爸的用意,他要女儿过得快乐。然而,害爸爸发愁的我,哪有心安理得过活的资格?
那时天真的我在想,只要我功课和小测等工作都办得妥妥当当,那么算是给爸爸补偿了吧?但到底,这劬劳之恩是难以权衡的。安守本份又岂足以邀功?而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个。
会考的日子将近,小测也与日俱增。我披星带月、夜以继日地温习。但马有失蹄,人有失手,总有些小测成绩未如理想。那时,我会感到有股压迫力慢慢涌上心头,身体好像被石化了一样难以动弹,爸爸的面容又会肆无忌惮地冒出来,呼唤着那天爸爸忍痛装笑,然后拿着计算器发愁的画面。“对不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力的。也请你再笑一个,这次,我要你满意得渗出来的笑容。”
到了今天,会考已经过去,我们的耕耘也有了收获,但爸爸那一笑一颦仍萦回在我的心间,未能尽然褪去。纵然爸爸从来没有告诉我他的忧虑,也没有表示我是他的负累,但我还未让他诚然欢喜,他脸上的那层灰和那个可恨的皱眉是难以从我记忆当中消失的。
这时,爸爸回头跟我说:“妹妹,再见!”面上带着一抹浅淡的笑容。他再别过头去,向着他上班的道路走了。他走着快步,很潇洒。
或者对任何人来说,我这个重担会比那满满的工具袋更沉重一千倍、一万倍,但爸爸却心甘情愿地视我为最甜蜜的负担。我看着远去的爸爸,心中仍未感到抒怀,不禁捏紧手上的书本,也许是因为我还很怕爸爸别过面后会在皱眉头吧。“爸爸,再见!”但愿我终有一天能够永远抚平他眉宇间的深谷,让他感到开怀的欢畅。
【点评】这是一篇平实叙事的文章,没有惊人之笔,也没有华美的言词,却有一个使人特别感动的事件过程。作者对爸爸的外形、衣着,特别是表情、神态的勾画是用了功夫的,这些描述始终与环境、与自己的心理感受紧紧相扣,把一位普通父亲对女儿的疼爱和殷殷期望写得真切感人,也把一个因体察父爱、父累、父苦的女孩渐渐懂事的心路历程勾勒得丝丝入扣。
平时不细心关切家事、亲情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不懂事不知感恩的人也同样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城市中的微小风景
华芝桢(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三)
残破的瓦房,满目的“万国旗”,不堪的城市景象。这只是被保留着的历史的痕迹,被市井的生活冲淡了它的优雅。不起眼的城市上空摇摆的树枝,以及它蔚蓝的大背景——也许早已被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所遗忘。
来往的匆匆人群,互相擦肩而过,城市人漠然的表情。何时,上海——这个城市已经充斥着浮华。也许她一贯就高高在上,像个歌舞升平的王妃,雍容华贵的表面,寂寞的内心。
总以为这城市就是这样坚硬,没有一丝温暖和通融的余地。天际间鳞次栉比的屋顶,天空只剩下支离破碎的一片又一片。推开窗,望不到天边的落日残阳。我快要被这样坚实的环境吞噬了,突然害怕她会将我塑造成一个太过功利的人。人生难道就应该不断追求那些城市中千万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吗?难道这些就是尽头吗?对朴素的自然的热爱以及人间温存的真情去了哪里?我多么想逃出这片无情的土地,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逃脱的能力。是什么力量,温柔地缠绕着我,紧紧抓住我的手。
我见过黄浦江上朝阳升起的绮丽与壮美;我听过清晨的鸟鸣;我见过把迷路的蚯蚓带进土壤的孩子。我也见过一对老夫妇,妻子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丈夫,在一条栽有梧桐树的小路上,迎着夕阳的余晖,缓慢地行走。
这些是什么?是这城市浮华背后的故事,是这城市的微小风景。是什么在心底里温热地流动着?是朴素的爱的呼唤吗?像是淋雨时,别人递上的雨伞。如此简单,如此感动。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可以看到一位老婆婆推着手推车,载着猫粮和鱼米饭扑鼻而来的腥味,迈着小小的步子,慢慢走过斑驳的岁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