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常用术语解析(补充笔记1) 20021111
1.白描: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词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
2.表达方式: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常用的有—
①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③议论
④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文学创作中,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如语言文字)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种种具体方法,包括——
①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抒情的方法(见“表达方式”)
②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等。
4.艺术方法(又称“创作方法”):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认识和表现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基本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
5.艺术效果:即文艺作品所产生的教育感染作用,也指一部文艺作品内部各种表现手法在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时所起的作用。
6.艺术形象: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画,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主要指人物形象、有关生活情景的形象。
7.艺术感染力:人们在观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被其中的人物行为、命运、生活情景所感动,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从而增强对生活中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这一心理活动叫“美感”,文艺作品这种引进美感的作用,叫艺术感染力,它属于主客观的统一。
8.语气:整个句子具有的感情色彩、气势以及所表示的说话人的态度,通常分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四种语气。
9.真实感:文艺作品的外在表现上所给予人的如同现实生活一样的真切的感受,是构成作品真实性的必要条件。主要指细节。
10.真实性:指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真实程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作品就具有文艺的真实性,它源于客观生活,但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而是通过对个别、具体的生活现象的描写,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及揭示的深刻程度。(文艺的真实性根本在于形象的真实,形象愈鲜明生动,愈富有典型意义,则愈真实感人,作品也愈有真实性。)
11.题材:指作家,艺术家根据创作意图将摄取的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组织到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即作品中所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叙事性作品的题材包含人物、事件、环境三方面因素
抒情性作品的题材则较为简单,一般没有具体人物和完整的事件
题材有时也泛指文艺作品描写的生活氛围,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战争题材等。
12.素材:作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尚未经过取舍、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是形成题材的基础。
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是最努力的。
正因为还有缺点和不足,所以我会坚持不懈、拼搏奋进!
处理诗歌鉴赏主观题必须具备的知识(补充笔记2)
A主要概念
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是文学艺术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
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诗经》中的“国风”,
杜甫、白居易的诗。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
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比如屈原、李白的诗歌。
二、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三、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中的形象。如杜牧的《山行》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四、风格流派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诗豪放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诗歌的流派以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作家并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B表达技巧
一、抒情方式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