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祥林嫂与鲁侍萍性格之大不同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小议祥林嫂与鲁侍萍性格之大不同
南京市陶吴中学 211151 陈万理chensir1977@tom.com
【内容摘要】小说、戏剧的教学中都强调通过对情节的安排、环境的设置和人物间的关系的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意在通过前后文学人物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从一个层面上集中地了解人物性格的主导面,进而激发学生的深思、善言的阅读习惯和美好品质。
【关键词】人物 比较 性格 个性化
人所共知,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与戏剧大师曹禺《雷雨》中的主人公鲁侍萍同是中国现代文学长廊中的典型人物。她们社会地位的卑下、婚姻状况的不幸、命运安排的惨烈都见出时代人物的共性:深受压迫的勤劳、纯朴、善良、正直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是悲剧性的。
然祥林嫂只会存于鲁迅的笔下,是“这一个”,鲁侍萍也只能活现于曹禺的笔端,则是“那一个”。由此可见,作者着力塑造的是个性化的人物,而非展现共性人性中的美好。从这一点上来看,祥林嫂与鲁侍萍的性格又不尽相同:当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被冷漠的社会剥夺了做人和生的权利时,她定会有着作为人求生的欲望,那在她的身上也就有了与“圣女贞德”同样耀眼的光芒,这便是她的斗争与反抗。当无情的周朴园喊出“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时,泪满眼的她只能吞吞吐吐地答道:“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简单的言语来得是多么的无力,三十年的辛酸早已被她埋入心底,她便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沉默的羔羊”,即恬退隐忍的鲁侍萍了。恬退隐忍与斗争反抗的对立便是二人性格之大不同了。下面就让我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下生成两种卓异性格的原因,并作出比较。
(1)身陷封建婚姻的泥沼的全力挣扎与沉溺于爱情的陷阱的不能自拔。
如果说一个连姓氏都被剥夺的农村劳动妇女在她失去了做人的权利之后还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当封建婚姻又向她伸出了罪恶的黑手时,她选择了不再沉默。第一次的婚姻是畸形的,也是不幸的,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大丈夫”,然命运的安排好了一切,我却要安排自己的一切命运。“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鲁四老爷的)就证实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她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劳动。“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诚然她是牛马,且她的全部希望也似乎安于做牛马,但她只是不愿做豢养在家的牛马罢了。这便是她在陷入泥沼中的第一次挣扎与反抗。当祥林嫂在被捆,又被卖到贺家墺,她又有了第二次的婚姻。“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