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22张。有配套说课稿、说课提纲。
《沁园春•长沙》 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一、关于教材
(一) 教材简析。
《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篇课文。本文安排在本单元第一课,足见其重要性。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正式接触的第一堂语文课,绝大多数学生对高中语文有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因此应十分重视这堂课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引领作用。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高考考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由于本单元是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单元,《沁园春•长沙》可以作沟通古诗和新诗的一个桥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重点学会通过景物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意象。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2)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理解、体会诗人崇高的情怀及豪情壮志,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精神。
制定依据: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首先要以读为主。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3)本课的特点:本文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