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 祝福》说课稿
北海九中 蒙宏玲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祝福》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首篇。也是高中阶段小说单元的首篇,可见,它的重要地位,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连接点,又是高中小说学习的伸展点。
《祝福》写于1924年2月,后收入作者的小说集《彷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是套在我们民族身上的枷锁。它造成了民族的衰败和落后,人生的压抑和不幸。而中国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通过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a.掌握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b.理解典型环境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分析本文用 “反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写法。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三要素鉴赏小说的能力。
C.情感目标:认识到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在于吃人的封建礼教。
3、教学重、难点
分析本文用 “反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写法。
4、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总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理清祥林嫂一生遭遇。第二课时分析 “反复”表现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第三课时分析典型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具体做法如下:
1、 提问法 2 、自主探究法
3 、讨论法 4、 点拨法
(二)、说学法
1、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预习,形成常规。
2、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3、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导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