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获奖作品。
错 误
黄石二中 杜俊杰
一、 文本解读
全诗共分三节。
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一位寂寞“佳人”在这里苦苦等待。“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都在描绘思妇等待的形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心上人”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唐代温庭筠《梦江南》。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我的到来给她带去了瞬间的希望,这确实是美丽的,但我不是她要等的人,这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鲜明的韵律感,具有古典美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境,是这首《错误》风靡一时并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原因。
二、 教学设想及其依据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新的语文教材把第一单元作为诗歌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因此,授课时必须侧重于对诗歌的朗读和欣赏。《错误》这首诗短小而精美,它用西方现代派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虽是新诗,但古典情味浓厚,这首诗的学习就是围绕解读古典情味来进行的分析品读。分析意象时主要抓比喻的赏析,让学生了解新诗创作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在理解诗歌主题方面则具体结合温庭筠《梦江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来学习,通过对游子谣与思妇词这两种传统题材的学习,以及对错误主题传统性的剖析,进一步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引导感悟、讨论发现完成。
三、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闺怨诗的特点以及郑愁予对古代闺怨诗的继承和发展。
2、 能力目标:(1)学会抓住诗歌语言所描绘的意象,通过对课文信息的拓展,借助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2)结合对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挖掘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3、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体验和迁移拓展,体会自古以来思妇等待归人和过客不归的复杂情感,与诗歌实现真正意义上思想的交流。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
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我特地带来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这是一首罗大佑的歌。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请大家边听边体悟这首歌的情感基调。(课件演示)
问:从这首歌的主旋律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一种情感基调呢?
明确: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