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10字。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课本课堂活动
●你认识这些字吗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一、课堂活动步骤
(1)找出错字。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二、相关知识补充
(1)有关例字补充。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 → 丑,谷(山谷)穀(稻穀) → 谷,板(木板)闆(店老闆) → 板,制(制度)製(製衣) → 制,面(面孔)麵(麵條) → 面,等等。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 → 历,復(反復)複(複雜) → 复,纖(纖细)縴(縴绳) → 纤,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 → 台,等等。
(2)“回”的四种写法。“回、囘、囬、”。
2.2补充课堂活动
●汉字“瘦身法”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
麗離 潔 鄉 趙 漢 權 對 開 奮 際 陽 擁
蘋東 郵 響 驚 竈 體 傘 龜 齊 齒 區 鳳
興為 長 淚 塵 專 貝 學 聲 滅 書 擔 審
(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
汉字简化有很多种办法。下面就把繁体、简体两种字形放在一起比较,来看看当时的汉字改革者们是怎么开动脑筋,给汉字“瘦身”的。
请按照简化方法给这些繁简字形归类。
●麗-丽,聲-声,滅-灭,離-离,鄉-乡,開-开,奮-奋,際-际,陽-阳;
●潔-洁,驚-惊,響-响,郵-邮,審-审,擔-担,蘋-苹,擁-拥,竄-窜;
●體-体,竈-灶,塵-尘,淚-泪;
●傘-伞,龜-龟,齊-齐,齒-齿;
●區-区,趙-赵,漢-汉,權-权,對-对,鳳-凤,興-兴;
●學-学,貝-贝,長-长,為-为,書-书,東-东,專-专。
归类后可以总结出汉字简化的几种方法来:
第一种是省略法。有的是省掉了字的一边,如“麗-丽”;有的是省掉字的一角或仅保留字的一角,如“聲-声”;有的是省掉字的内部或外部,如“奮-奋”。
第二种是形声法。包括简化形声字的形旁,如“驚-惊”;或简化形声字的声旁,如“擔-担”;或把非形声字改成形声字,如“郵-邮”。
第三种是会意法。即造出笔画简单的会意字代替原字。如“淚”本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后来新造“泪”,意为眼睛流出来的水,是个会意字。
第四种是轮廓法。用简单的笔画描绘原字的轮廓。如“伞”。
第五种是符号法。用笔画简单的抽象符号(如“又、、不”等)代替原字的繁难部分。如“赵”。
第六种是草书楷化法。把原字的惯常的草书写法改成楷书的形式。例子中的简体写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