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因缺憾而完美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堂札记
美丽的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却是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为什么?环肥燕瘦西子病。可她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为什么?戴安娜英年早逝,令多少人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说,她这个时候死也是一种美,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我在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一口气向学生提出的三个“为什么”。犹如“投石冲开水底天”,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先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尸,进而认识到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维纳斯因断臂而“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玉环因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飞燕因瘦而更显其轻盈迷人之姿;西子因病而更增其娇媚婉转之韵;戴安娜的早逝,则给人们留下一个永远光辉灿烂的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缺憾美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中,还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缺憾美,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去欣赏缺憾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欣赏这种缺憾美呢?
1.缺憾羹要通过审美想像去丰富
首先,缺憾美激发了人们的想像。“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预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人之所以需要想像,是由于现实有缺憾,或者说现实不能满足他的某些需要。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们对审美对象维纳斯作了想像补充而使之完美化。其次,当审美对象出现了缺憾,感官知觉受到客观对象的局限时,想像就成了心灵中神志的活动,“官知止而神欲行”,精神摆脱了现实事物的羁绊,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自由驰骋,任心所之,无拘无束。“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或是)搭放在恋人的肩头……”——双臂的“无”在人们的想像之中,产生了无数和无穷的“有”,包孕着无尽的梦幻,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每个人都获得了各自所追求的无比神妙的整体美。这种因缺憾而激发想像,在想像中丰富·,在丰富中升华的审美心理过程正是欣赏缺憾美的基本途径。
2.缺憾羹要通过审美比较去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