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诗、词、曲、文阅读复习题
- 资源简介:
约13630个字。
九年级古诗、词、曲、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翻译)
泉江中学ldl 2010.3.20
(一)山水田园诗田家(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①罢田神②笑语喧。
林外鸣鸠③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①赛:旧时祭礼酬报神恩。②田神:俗称“田伯公”,客家人认为,每一块耕种的土地,都有一位神在看护,他就是“田伯公”。③鸠:斑鸠,一种鸟。
1、这首诗的四句恰似四幅图,如果每幅图用一个四字短语去概括,分别是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有着浓浓春意、勃勃生机的田家生活的热爱。(或“与民同乐的质朴感情”)
(二)得胜令①•四月一日喜雨(张养浩)
万象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③。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④;和余⑤,欢喜的无是处⑥。
[注]①得胜令:曲牌名。②万象:万物。③沾濡:浸湿,滋润。④蓑衣绿:用绿草编制的蓑衣。⑤和余: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⑥无是处:当时俗语,了不得、不得了。
1、曲中描写的场面有什么特点?
答:热烈、节奏明快(豪情激荡、欣喜若狂)。
2、雨的最大受益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农夫,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朴素感情。
(三)爱国忧民诗霜天晓角①•题采石蛾眉亭②(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③,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④?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②采石蛾眉亭: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区西南七公里的翠螺山麓。绝壁上建在蛾眉亭。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采石矶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③两蛾凝黛:以美人的两道黛眉比喻长江两岸对峙的东西梁山。④谪仙:指李白。
1、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的妙处。
答:“凝”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
2、下阕“酒阑闻塞笛”是虚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意愿。(或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四)怀乡思友诗南乡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抒发诗人的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此句的含义是指潮退了,天晚了,诗人思乡而不得归乡;作用是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五)赠友送别诗送人东归(温庭筠)
荒戍①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②。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注]①戍;名词,古堡。②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
1、诗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在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