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结盟的狂潮》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70字。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1、 适于的学段/年级:(初三)
一、 教材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列强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课主要讲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过程,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重点是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难点是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推理和理解能力,对事物的内在关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喜欢独立思考,用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战争又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对美伊战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本课有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等重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判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能力,学会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是深植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军备竞争不断升级和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