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写作技法漫谈
- 资源简介:
约11510字。
余映潮:《写作技法漫谈》
●写作技法漫谈(1)●
对事物抒情
用直呼“你”的方式对事物抒情,是一种优美实用的表达技巧,有着直抒胸臆、情意深长、令人回味的表达效果。
对事物抒情,就是用优美抒情的语言对眼前的、心中的事物进行倾心的情感表达,就好像我们对自己喜爱的人深情地叙说一样。它往往用于情感特别激动的时候,心中的话喷涌而出,所抒发的内容能够表现出“物我相融”的意境。下面是课文《十三岁的际遇》的结尾段,当我们轻声地朗诵时,便立即会感受到一位学子对于自己母校浓郁而又深厚的情感: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那么,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我只要像当初一样,在老朋友般的三十五楼下小立片刻,那么我相信,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对事物抒情,有时候会被作者用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感悟。这时候的事物,也许不会与作者有相当的感情,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表情达意。作者抒说的内容,渗透着对生活经历、人生道路、成长过程或其它方面的点点体验。如下面的习作《卵石》,就有着这方面的意味:
海水,海天相接处,我发现了一颗卵石。远看,色彩斑斓,像一朵的奇异的花;近看,表情复杂,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哦,卵石,你有什么要说,却欲言又止?
你想说,不要害怕困难,不要逃避磨砺,不要畏惧风浪;你想说,要有玉一样的品质,铁一般的意志,要有一颗历经沧桑、忠贞不渝的心!
呵,卵石!你是大海的一滴泪,你是岩石的一颗心,你是启迪人生的一首诗,你是激励生命的一章交响乐!
学写“对事物抒情”的短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可以熏陶我们的情感,还可以增强我们选词造句的能力。写作时,既要有真情,又要有实感;语言要形象优美,同时表达又应该讲求分寸。
现在,请拿起你的笔,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对事物说话的精美短文。
●写作技法漫谈(2)●
托物寄意
所谓“托物寄意”,就是在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构思写作的方法。作者描绘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这种事物,而是为了引出一种见解、一种哲理。
下面是作家赵丽宏的《梧桐的悲哀》,作者在描写梧桐种籽命运的时候,引出了深沉的感叹: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的飞花。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呵!它们在春风里飞呵飘呵,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下面是课文《秋魂》中的一个短章《秋实》,作者好像是在描写“秋实”,而实际上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一种看法。文中最后的两句话,含蓄地深刻地表达出一种人生的哲理: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