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校本教材课程: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格精神(附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8760字。
长安一中校本教材课程
语文
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格精神
主编强军
副主编李林
长安一中语文教研组
说明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育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于依赖国家统一的教科书,在奉行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之间摇摆。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模式,使师生能从一套实用的课本学习中拓展联想与想象思维,增加对知识体系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人格修养,特编写这本教材,作为我校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实验之作。
二、教材开发的条件:
1、由于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及课外实践资源有限,我们将校本教材内容设置为文本式课内研讨教材,以便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2、由于我校生源多数不发达的农村,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所以课程开发旨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构建语文学科思维和有效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我校办学规模大,师资雄厚,具有众多专业基础过硬且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具备基础课程开发及实践的实力。
三、教材内容及体例:
以毛泽东诗词不同风格、题材的代表作为导入,结合我国古典诗词中相关风格、题材作品为对照,拟以六大板块全面展示诗歌作品的相关知识要素,使学生在对比鉴赏中培养联想和想象的思维,了解风格与人格、社会时代的关联,是学生从较深层次认识诗歌的知识特点及作家的人格素养。
第一板块: 毛泽东笔下的“秋”意(3课时)
第二板块:毛泽东与时间“赛跑”(3课时)
第三板块:无情未必正英雄——真正的浪漫(3课时)
第四板块:相同的梅花,不同的人格(3课时)
第五版块:“斗争”——存在的方式,活着的理由?(3课时)
第六版块:梳理探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课时)
检测:选一位你所熟悉的作家,结合作品,探究其人格要素。
(2课时)
四、评价方法
1.为了着重体现学习过程,特设定每个版块3学分,每课时积学分1分,共20学分。
2.学分认定以参加课时、作业、检测三项综合计算。
长安一中语文教研组
2010.04.16
目录
说明……………………………………………………………………1页
前言……………………………………………………………………5页
第一章: 毛泽东笔下的“秋”意……………………………………7页
第二章:毛泽东与时间“赛跑”…………………………………17页
第三章:无情未必正英雄——真正的浪漫………………………27页
第四章:相同的梅花,不同的人格………………………………38页
第五章:“斗争”——存在的方式,活着的理由?……………46页
第六章:梳理探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57页
合作探究……………………………………………………………63页
前言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范畴内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在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熟悉文学语言,掌握一些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的思想、人格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打破传统文学教育中零散的、针对考纲的基础性鉴赏的局面,使学生从“诗格”到“人格”的整体认知层面去实现文学学习的价值,我们选取了中国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诗歌,又从中选择了最能体现由古代到现代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的作品,结合古今诸多诗人及作品加以对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其开创一个文学教育的新的尝试。
翻开“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史,毛泽东这三个字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他以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日渐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成熟,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和战略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恢宏、豪迈的气度,丰富、深邃的思想以及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了毛泽东人格的核心。这来自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来自毛泽东所处的伟大历史时代,更是毛泽东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及这一思想统率下的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卓越的奋斗。正像那个繁复的时代,毛泽东人格的精神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尤如一个宝藏,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有益的启迪。
人格,也就是一个人的品德、格调、风骨、气度。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他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表现的总和。作为毛泽东人格的一部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诗人才情也是其人格内涵的外化。所谓“文如其人”,我们在欣赏他这一有非凡艺术魅力创作的同时,也可以由此窥视他不平凡人生历程和伟大的人格品质。
大凡有成就的诗人,须有两点突出于常人。一是天资聪慧,博学广识;二是情感丰富,感触灵敏。非并具此二者未可言诗。即就是说“才高”、“情旺”是诗人的共性,作为一个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也不例外。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大诗人诸如横槊赋诗的曹操,“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以及近代赴死犹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