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120字。
《胡同文化》导学案
撰稿:麻城理工学校刘体存审稿:胡宗桥
【目标导航】:
1、情感目标:通过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扬弃、继承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概括胡同的特点和分析胡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抓关键词句的概括能力和品味语言体会内涵的分析能力。
3、认知目标:①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②理解和学习文章朴实和典雅结合的语言。
【预习指导】:
1、 作者: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
他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2、文本导读: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在文中,作者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对胡同文化的内涵、成因作了深刻的分析。学习本文的首要目标是认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对市民文化的塑造。其次,学会通过抓中心句概括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方法。本课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记叙、议论的语言往往是所在段落的关键句,利用段落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先概括段落的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概括全文主旨。
3、 题解:
胡同——是一种建筑名称,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文化——指北京市民的思想、文化特点。
4、 自读课文,研习各节的主要内容。
⑴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关键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⑵第2自然段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3自然段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第4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这一段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表现其这一特征的最主
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结束了对胡同在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
胡同文化性质的思考。
⑹第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第7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8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第9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