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实际,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10字。
立足学生实际,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青岛艺术学校 王伟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课程资源的视域下,师生有了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的合法权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师生的生活和经验等作为课程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由预设向动态生成转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保证,使教学策略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
一、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存在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与文本的对话者。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意志的行为主体,他们在吸收、接受、体验课程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及对对课程的价值认同,赋予了课程不同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创造着课程。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对课程的批判和建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能动性。同时,学生自身的差异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个性特长甚至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的合作交流中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
2.创设条件与氛围。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取决于主体对资源的兴趣,教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资源意识,才能体现出学生在新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不同渠道的素材资源,可能比教师个人搜集素材资源的范围广得多、数量多得多,甚至有时会让教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收获的愉悦、取舍的智慧。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课上说话的冲动性。语文是言语育人的,不仅要允许学生在课上说话、还要允许学生说错话、说傻话,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程中来,而不再是一个思想上的旁观者。
3.追求生命价值。敬畏生命,保存并激扬生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伦理原则和人文使命,也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所追求的最美结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致力于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创造性的和谐发展,注重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辩证统一。只有树立了生命意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体现过程,是师生用热情洋溢的生命书写的历程。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才可以打开课程建设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智慧获取信息的来源,从而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关注自然、走向社会、回溯历史、展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