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汲水一中 时间:2008/4/20 10:45: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37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农村,就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教学资源的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学校的教学资源储备库。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部分。就初中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象资料,图片,文学社,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农村学校,学校教学资源可能比较缺乏,但也是可以分析学生实际,作到充分利用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增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让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比如开展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建设校园文学社,开展校园广播,办墙报等。通过这些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二、从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
文化来自于生活,同样,语文兴趣的提高也必须从生活中抓起。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实施“立足教材,体现生活”的教学策略,在农村教学中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待开发。举个例子,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写一篇“父亲的一天”,要求把自己父亲一天的劳动情形描述出来,然后在班上开展一次“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辩论会,相信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使他们在情感和道德上受到洗礼,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其实,这样的活动,只需要老师安排和组织一下,对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却给农村初中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三、学生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初中生正直青春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他们掌握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富有青春活力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作到的是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教会他们方法,引领他们思考,和他们一同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说,这一资源如能使用好,它会成为语文教学不竭的源泉。
四、开发富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以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所营造的氛围中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且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激励学生思索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它的这些优点,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
如在教《爱莲说》时,配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使乐曲土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君子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试配后,朗诵的同学很快进入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时体会了成就感,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又能引发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样,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奔放流畅的二胡曲《良宵》,表现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配以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年。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语文教研活动信息,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语文教学课件及课件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将对农村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有重大意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