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450字。
《花未眠》学案
文题解读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悄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千年以后,川端康成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这篇随笔散文《花未眠》。
作者作品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散文家,1899 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他两岁丧父,三岁丧母,七岁祖母去世,十五岁时祖父去世,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大学期间,热爱文学事业,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伊豆的舞女》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他凭借《古都》《雪国》《千只鹤》在1968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声誉。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他的工作室里用煤气自杀。
背景纵览
日本战败后,颓败的现实彻底动摇了军国主义的统治基础,也动摇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川端康成一方面受到日益高涨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战争的反思也推进了他对民族文化历史的重新认识。他认为:战后的日本更需要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的精髓,他表示,“我已经只能吟咏日本的悲哀”,“除了日本的传统美以外,今后我一字也不想写了”。他希望用日本传统的文化来振兴颓靡中的日本民族,在战后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日本;他希望用具有独特的美的日本传统文化重塑日本民族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人民真切地感受到日本民族不是军国主义,日本民族是美好的,深沉的,纤细的
字词梳理
1.字音
机缘(yuán) 釉子(yòu) 蓬乱(pénɡ) 模样(mú) 迥然(jiǒnɡ) 壁龛(kān)
邂逅(hòu) 毋宁(wú) 岚山(lán)
2.辨音
3.辨义
领略——领受
都是动词,都有认识到的意思。“领略”多用于书面语,着重在了解情况,辨别滋味。“领受”兼用书面语和口语,着重在接受。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是注意地看。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专心看的意思。“凝视”强调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注视”侧重注意力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凝视”的对象多是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的对象除具体的东西外,还可以是抽象的“运动”“时局”等。“注视”前常带有“密切”“警惕”等状语;“凝视”一般不带状语。
观赏——欣赏——鉴赏——玩赏
均为动词,都含有对某些事物有好感的意思。“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或认为好而喜欢。“鉴赏”含有鉴别、欣赏之意,突出鉴别;“玩赏”指玩味欣赏,突出玩味。
4.字义
劳顿:劳累。
邂逅:不期而遇。
陶冶:给人思想性格有益的影响。
壁龛: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享年:敬称死去的人所活的岁数。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周,全、都。
课文剖析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微不足道的问题”指海棠花未眠这件事)。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最后一句“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有丰富的内蕴。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