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 资源简介:
约33220字。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重庆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教材编写组
指导委员会
主 任:李源田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永忠 王于飞 曹廷华 熊 笃
目 录
《论语》选读 …………………………………… 1
《学记》选读 ……………………………………24
《大学》选读 ……………………………………35
韩愈作品选读 ……………………………………43
《传习录》选读 …………………………………50
黄宗羲作品选读 …………………………………56
第一章 《论语》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齐:整顿、约束。 免:避免、躲避。 耻:羞耻之心。 格:有两种解释:一为“来”引申为归服;二为“正”。
【大意】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注释】仆:驾车。 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大意】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又该做些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注释】性:指先天素质,即天赋人性。 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各种环境的影响。
【大意】各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所受环境影响习染不同,才拉远了差距。
※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注释】女:通“汝”,你。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刺痛人心。
【大意】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5.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注释】以: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目的。可译为“来”或“以便”。下面几个“以”用法同此。 斯:代词。指代“修已以敬”。
而已:罢了,够了。 安人:使他人安乐。安:使动用法。
病:缺点。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而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子路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进一步修养自己,使亲人朋辈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更进一步修养自己,来使天下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而修养自己来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尧舜恐怕也没有完全做到呢!”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注释】行:社会实践。
【大意】孔子用四项内容教授学生:文献,实践,忠诚、信实。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注释】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随;逾,越过;矩,规矩。
【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能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大自然运行规律;六十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