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之材料作文:条条道路通罗马——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 资源简介:
约12270字。
高考作文指导之材料作文
条 条 道 路 通 罗 马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陈胜波 2011.2.1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三性
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 四清
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理清对象
乱竽充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从南郭处士这一方面看,因其不学无术,混得一时,终落得逃之夭夭的下场,在新的体制下,类似南郭先生的人是混不下去的。办事不能不懂装懂,弄虚作假,而应该具备真才实学。从南郭先生最后偷偷溜走的角度,联想到人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可贵。
从齐宣王这一方面看,追寻南郭处士得以混时度日的原因,是因为宣王昏庸,“廪食以数百人”。职责不明的大锅饭是不行的。不利于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不利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官僚主义是产生南郭先生之流的温床,必须铲除。
从齐湣王这一方面看,湣王一改从前的大锅饭,让那些“阿混”混不下去。改革体制,打破“大锅饭”,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从乐师与南郭相安无事的角度,联想到对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坏人坏事要敢于揭露。
分清主次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分析: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行为;(最佳立意)
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
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析清含义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