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总复习笔记:修辞
- 资源简介:
约4630个字。
2011年中考总复习笔记(5)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中2011级2班
罗化请
第一板块语文知识与运用
考点5.修辞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要求
6.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修辞
【考点内涵阐述】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应掌握的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这几种修辞的名称、特点和作用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近几年中考,修辞呈淡化术语,重在考查辨析和使用能力的趋势。不少地区已将修辞部分的考查与句子、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来出题。考查形式有:①仿照句式写句子;②对对联及对联赏析;③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或理解修辞方法的作用等等。所占分值为2—6分。多以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相关知识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格为八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详见人教版九上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
1.辨析易混修辞方法。
借喻与借代: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对偶与排比:对偶是两个语句,具有对称性,排比是三个或以上语句,具有并列性;对偶两语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连,排比三语句字数要求不严,结构大体相似,意义相关;对偶要求平仄对仗,排比无此要求。
设问与反问:设问自问自答,答在问句之外,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句之中;设问答意明显,反问否定的形式表肯定的意思,肯定的形式表否定的意思。
对偶与对比:对偶重在形式上的对称(结构对称、字数相同),对比重在内容上的对应(两根本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对立的两方面)。
2.正确辨析并运用修辞方法,首先要明确各种修辞定义,理解其要点,把握其特征;其次要恰当分析具体的语境,切合题意分析其作用和妙处;其三要学会运用修辞造句和写片断。
3.辨别比喻修辞方法。
比喻辨别要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性质不同的事物才是比喻。下列情况不是比喻:表比较,如他长得像他爸爸;表猜测,如柳儿像是生病了;表例举,如商品丰富,像电器、服装、食品等,应有尽有;表想象,如他很激动,好像一下子飞上了蓝天;表拟人、夸张,如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乱撞(拟人),又如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夸张)。
4.几种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
分析修辞作用要把修辞本身的作用与语境、语句结合起来阐述。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浅显、易于理解。拟人主要是将事物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