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及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5 23:26: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10个字。

  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及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
  淮滨县教研室刘淮玉
  学生语文成绩和能力难以提高,费时低效,是学校尤其是广大语文老师由来已久的最大困惑。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以有力的促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语文教学正焕发着旺盛的活力,但从根本上扫除语文教学道路上的诸多障碍,疗治积习成弊的疾痼,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省时高效地取得较好的语文成绩,还是不容易做到的。笔者对此问题思考良久,做了一些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意在引发各位同仁们共同探讨,以期较好较快地解决此问题。
  一、关于识字和写字
  (二)存在问题
  1、识字量小。小学六年级毕业,多数学生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的量(小学毕业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
  2、常用字读错写错的现象严重。如“花钱”、“发钱”混读,“己、已、巳”不分,“戍、戌、戊”不清,“请假(jià)”读成“请假(jiǎ)”,“辅(fǔ)导”读成“辅(bǔ)导”等。
  3、不少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字典,加上懒散,独立识字有困难。
  4、写字时执笔或高或低或小指支桌,坐姿或偏左或偏右或歪斜,伏案过低或纸张侧横等缺乏正确指导,不规范现象严重;写字或太小、太大、太挤,或偏于方格一角,或偏于方格下部,或靠尺子写字,诸多不良习惯教室内随处可见。
  5、写字笔顺、笔画不规范。倒下笔画,如“王”字先写三横再写一竖;省略笔画,如“先”字“竖”“撇”一笔下来;改变结构,如“范”“落”的“三点水”变大,把上下结构变成左右结构;任意添减笔画,如“考”字下面多添一横,“初”字偏旁少写一点,“练”字右边少写一横。等等,细加观察,还有很多。
  6、行楷字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写,再加上书写不规范,致使难认或写成错别字。
  7、老师的以讹传讹,无意中使学生仿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和繁体字。如“廖(广下加了)”、“蔡(草头下加才)”、“展(尸下加一横)”、“个(单人旁加固)”、“贝(框里写两横)”等,学生书写里也能见到。
  (二)教学建议
  1、学校领导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性,对中高考卷面得分及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忽视,只顾眼前的分数得失。
  2、语文老师要结合语文教学,适当拿出一些时间用于汉字知识的教学,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六种造字法,对汉字的独体、合体的结构笔顺,对汉字偏旁、部首的名称写法等,作一个较为系统的补充。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字、词典并作记录的习惯,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时间,为促进查字识字,甚至可以适当开展查字、词典的比赛活动。
  4、学校可安排每周或两周开一节写字课,老师结合课本有关资源,专门进行楷书并逐步过渡到行楷或行书的指导练习。要提供较好的范本,如司马彦、庞中华的楷、行书,要加大学生写字练习的密度。指导时要具体示范,让学生抓住特点,逐步运用到作业中去。不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