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1/13 12:55: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23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良好的习惯常常助人成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应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1. 大声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尤其是大声朗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 博览群书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各类书刊,可以通过文字媒介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学习语言。凡有关语文的书籍都可读。诗词歌赋、中外名著自不必说,不少语文类报刊、文摘类报刊也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3. 寻章摘句
  “不动笔墨不看书”,“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只要同学们在读书时,能将优美的篇章、段落、句子乃至一个闪光的词,分门别类摘录下来,长期坚持,不断积累,语文水平定会逐步提高。
  4. 背诵记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背些优秀的诗词、文章,既能巩固自己之所学,又能促进自己的语文修养提高。读多了,读熟了,语感增强了,自然就能“出口成章”。
  5. 经常练笔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天天练笔,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什么都可试试;长短也可随意,每次既可写全篇,也可写片断。
  6. 规范书写
  规范、端庄、整洁地书写汉字时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书写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一。要写好字并不难,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贴),临习三年,那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
  7. 查工具书
  我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明白的知识。其实,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必事事都问老师,不少是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就能够解决的。有了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就等于有了一位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同学们起码应该备有《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工具书。
  8. 相互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我们相信,只要你拥有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又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你的语文素养定能逐步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