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中的仕与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5 16: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孟浩然诗中的仕与隐
01(2)班 刘书能 0101112053
提要:孟浩然以布衣终身,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或壮游四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后世称为“隐逸诗人之祖”。但纵观诗人生平行止与创作,我们会发现孟浩然也曾有过十分认真的求仕之心,只是在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的挫折后,才真正把更多的目光投注自然山水,作了一位“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逍遥隐士。本文的创作目的在于:在肯定前人对孟浩然评价的基础上,把其中相对片面的观点加以补充。本文以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为分界点,并参考前后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其隐逸思想、仕进思想的产生因素,存在方式,以及发展变化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可以说,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其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1)
关键词:仕进  隐逸  人生轨迹   扬弃悲观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终身不仕的著名诗人,因此历史上有很多人认为孟浩然是一名纯粹的隐逸诗人。天才狂放的大诗人李白,曾经倾心赞美过与他同时的这位诗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从此挹清芬。”(李白《赠孟浩然》)这位令他高山仰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在李白的笔下,孟浩然对仕进似乎抱着一种完全超脱的姿态,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几乎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隐士,(2)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俊郎。”(3)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孟浩然的好友张子容这样写道“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张子容《送孟浩然归襄阳二首》之二)诗中人物完全是一位悠然世外,不慕功名的当世隐者。不仅是唐代,后代的人们对孟浩然隐逸精神的肯定与赞颂也很多。宋人胡仔在他的《笤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中引了黄庭坚的一首诗:“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古人私邀拌禁直,隐诗不顾龙鳞逆。风云感会曾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先生一往今几秋,后来谁复钓槎头。”并说:“山谷题浩然画像诗,平生出处事迹,悉以道尽。”可见他是赞同诗中评价的;著名学者闻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