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反思,走向成熟——谈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 资源简介:
约2900个字。
学会反思,走向成熟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陵县前孙镇初级中学刘好虎
关键词:反思之本生发方向
当我们与新课程相遇时,我们是无知的。面对:“教师是课堂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习者”“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论,我们有太多的迷惑。
通过对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及参加市组织的教研活动,使我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的重要性,并且要认真、切实的去实践,要敢于创新,学会反思。
首先,新的课程要求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教师要变以往的知识“拥有者”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走下“神圣”的讲坛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一起探讨,合作学习,一起研究;能与生为善,相互生成。把自己从“经验”“惯性”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课堂教学中不再表演自己预设好的“课本剧”。以追求“形式上”的结构严谨,环节紧凑,知识无误,气氛活跃等来衡量自己一堂课的得与失。这是教师必须要转变的意识,是进行语文课堂改革的首要前提,也是进行其它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有无这种转变的意向直接决定着语文课教学的走向。
其次,要学会反思文本。所谓反思文本就是要跨越教材、教学大纲等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限制。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中总是一手拄着教学大纲这根“拐棍”,一手拿着课本播“经”传“道”。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人文性”与“自主性”,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空气,给教材的使用者以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少了条条框框,多了拓展创新,给足了自由发挥的空间。翻开新教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每课的练习题,不再仅注重对字、词、句、段篇等规律性、记忆性的考查,转而运用创新的思维,设计了许多令师生耳目一新题目。具体说如《月球上的足迹》一文,课后训练中设计了许多关于“月球历史”,“未解之迷”等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