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30 21:13: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680字。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仿一)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考生号、班级等项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诋毁/扺掌而谈               龃龉/踽踽独行                悭吝/纤尘不染
  B.旋律/扣人心弦               伺候/箪食壶浆                罹难/管窥蠡测
  C.包扎/安营扎寨               度量/揆情度理                戏谑/横征暴虐
  D.贿赂/绿林好汉               剽悍/彪炳千古                酗酒/汹涌澎湃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在浏览了新西湖的美景后不约而同地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是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B.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了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鲜活,却仍没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
  C.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论”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D.虽说相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出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瑞典国王因自己开车上下班饱受赞誉,而曾花15欧元乘坐廉价航班探亲的西班牙王后,更被视为欧洲王室节俭的榜样。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 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采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而且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             。            ,            。            ,
  ,          。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村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A.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⑤⑥④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又“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达夫所说“‘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