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8年中考语文信息
作者:武安市磁山学校 霍俊杰 时间:2008/6/19 17:30: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25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用课文原句填空中文言文填空居多,但也可能出现比较经典的现代文。例如: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朱自清《春》)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朱自清《春》)
2.按要求写古诗词原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小题为直接给出提示写出某句名句,第二部分根据给出的词语写出相关的诗句。
第一部分以一些常见的文章中的经典名句为主,例如: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表现了作者鲜明的观点。
(3)《论语十则》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求学之道。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忧患意识。
在本小题的第二部分常考的形式有:给出一个或几个词语,就这一个或几个词语写出
学过的诗句,如“登山”“观海”“明月”“树”“路”等。
3.名著阅读考查学生对所学课内外名篇的掌握,往往考查文章的题目,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等。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荒岛余生》(《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等。
4.综合性学习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都为贴近现实的题材,以下几个题材可供参考:
(1)奥运题材:
奥运火炬图案的意义;
2008年奥运会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意义;
奥运体育项目图案的意义;“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内涵及体现。
(2)抗震救灾题材:
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3)抗击暴风雪题材:从“抗震救灾”的几个方面去考虑。
(4)环境问题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绿色奥运等,往往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如何响应环保。
第二部分阅读
5.文言文阅读中主要复习课标要求的16篇重点篇目即可,以下重点篇目可供参考:
《送东阳马生序》《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
6.现代文阅读一般包括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说明文,另两篇是议论文和记叙文。
近年来说明文阅读题材趋向于科学性说明文比较多,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以及介绍实用的、新兴的科学技术。如奥运场馆的新材料、新建筑——“透水砖”“水立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关于事物的介绍,比如生物、气候等方面。
议论文大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社
会中保持良好的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品质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议论文在
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同时,也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社会现象的观点和
对生活真谛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般记叙文都是在记叙一
件事情的同时饱含真挚的感情,比如生物的本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责任、信任,
社会中人们高贵品质等非常感触人心的事情往往会成为记叙文的主旨。
第三部分作文
7.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具多,即给出一段叙述性的材料,或给出话题或未给出话题,考生可以任选角度进行发挥。这类作文的主题一般都是贴近考生成长的环境以及考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同时又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跟时事结合比较紧密。以下几个主题应引起考生的重视:“成长”“感恩”“团结”“坚强”等。考生要结合现实、结合时事(比如奥运、抗震救灾、抗击暴风雪)等,不仅要写出新意,还要写出真情实感,让人读起来有为之震撼的感觉,让读者眼前一亮,分数自然就会很乐观。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