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7 10:38: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0330字。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第Ⅰ卷
  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因为.(wéi) 付梓.(zǐ) 膀.(pāng)肿 窗明几.(jī)净
  B.祈.(qí)祷 褫.(chǐ)夺 轧. (yà)钢 逸兴遄.(chuán)飞
  C.锁钥.(yuè) 伧.(cāng)俗 监.(jiàn)生 骈.(pián)拇枝指
  D.翘.(qiáo)首 铜臭.(xiù) 叱咤.(zhà) 薄.(báo)利多销
  2.下列各 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喋血 瑕疵 编篡 沧海一栗 美轮美奂
  B.启事 辩驳 桀骜 名列前茅 再接再厉
  C.俯瞰 倾泄 租赁 磬竹难书 了然于胸
  D.暮蔼 仓皇 蹊跷 为虎作怅 暴殄天物
  3.下 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 ;九转十八盘,
  山雨雾中行。
  ②“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
  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 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③互联网并非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
  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A.曼延 进而 自上而下 B.蔓延 从而 一呼百应
  C.曼延 进而 一呼百应 D.蔓延 从而 自上而下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由杨立新、徐帆等主演的电影《第一书记》在本市滨湖
  影城举办媒体看片会,并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
  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 年8 月7 日夜22 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
  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
  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① 几个世纪以来, 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 以牛顿力学
  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20 世纪初, 以相
  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 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 把人们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 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 偶像” 登
  上神坛。
  ② 1845 年8 月, 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
  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 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③ 20 世纪后半叶, 以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
  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 世纪60 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 年,DNA 限制性
  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 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
  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 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
  SV40 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 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
  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
  播, 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
  格有的工作后, 立即与他通电话, 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
  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 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
  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 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 他毅然
  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 但是,DNA 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
  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
  年7 月, 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 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
  信, 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
  究 。因为“ 伯格信件” 的倡议,1975 年2 月,16 个国家的140 位著名科学家在美
  国加州举行会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 “ 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
  命性进展, 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
  意想不到的危害, 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
  了一个题为《DNA 争论: 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