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鱼换水”的分析和例文
- 资源简介:
约10440字。
材料作文“鱼换水”的分析和例文 李莲
每当天气变化,水温变化和水中缺氧的时候,水里的鱼儿便要浮出水面;如果水质变化或缺氧严重,鱼儿就要死亡,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鱼塘换水改变水质或搅动水面使水流提高水的含氧量,鱼儿就不会窒息而死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想法,任选一个侧面或角度,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社会实际,自主立意,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一、审材料,定角度
材料由两个分句构成:第一分句述水与鱼的关系,第二分句述水与鱼与人的关系。两个关系都是隐喻性,其实质是环境与生存的关系。
材料拟从三个角度写作,一是鱼[随环境变化而寻求生存发展的主角],二是人[我们、鱼塘经营管理者],三是水[环境:客观的与主观的]
从鱼的角度看,为了生存,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自身的学识,以适应更加强烈的社会竞争的需要。
从“我们”的角度看,为了使鱼更好地生存,则需要积极审视环境,掌握内在规律,适时地对客观环境加以调整甚至改变。
从环境的角度看,生存的环境包括客观与主观两种。客观方面,如果是自然地理环境,完全的改变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调整[诸如注重环保,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设法改善环境],从而使环境更加适合生存发展;主观方面,如社会政策、文化氛围、教育制度、和谐家居与邻里关系等等,可以积极创设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综合素质,使人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具有常胜不败的立身法宝。
二、习作立意选录
1、“鱼”的角度:
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自我
自我提高自我增值
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为己加氧,修养道德,丰富知识
为了不让自己如鱼缺氧而死,得常给自己“充电”
调整、改变自己以适应
2、“我们”的角度
做好监管角色
掌握内在规律,根据实际适时调整
中国的考试制度如死水,缺少供给鱼儿的氧气
3、“水”的角度
拒绝一成不变
常动不滞,方能永葆生机
一成不变,势成死水,难以活鱼
4、依存关系的角度
水活方能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