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2年命题趋势
- 资源简介:
约5070字。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2年命题趋势
2011年,广东省进入自主命题的第8个年头,语文试题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已经渐趋成熟和稳定,人文性、工具性和本土化更加明显。试题稳中有变,更结合现实和注重能力考查,并大有积极向基础知识回归的意向。
一、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
1.基础题更加强化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教育三大基本能力的培养
“注重语文实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2007年课程标准试验区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三大语文能力。体现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里的字音、字形、成语、语病和语言运用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前四道选择题在题型上继承前几年的传统,保持不变,语言运用今年考查选择关联词填空和散句改整句以及写主持串台词,这些试题都属于能力考查类型的试题,在回归语文基本素养养成方面,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正好应和了目前社会上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诟病。回归课堂,回到汉语言文学本身,今年的广东语文高考题目,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2.阅读题选材文质兼美,更加凸显地域性和时代感
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文本的取材都是文学性较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感悟,难易适中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本。文言文选自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文字通俗易懂,考点集中突出。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也平易浅显,所设置题目也是同学们平常经常练习的内容和情感分析类试题。文化类论著选择了蒋孔阳的美学论文,本身就是审美能力的考查,而文章又结构清晰,极富鉴赏性和教育意义。选考类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广东作家写的(陈秉汗,广东饶平县文联作家),一篇是写广东诗人的(梁宗岱,广东新会人),可见命题人在选材上煞费苦心。试题选用上注重地域性和本土化,本身是自主命题的特色之一,本土化的材料和语言,能让考生读来倍感亲切,同时也会使广东考生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及其优良传统。综观阅读选材,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高考大阅读所提出的要求:注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作文题关注现实,切近人文
关注社会,立足现实,这是高考作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作文题常常有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对现实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