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情意题”解题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14 20:01: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60字。

  高考古诗鉴赏“情意题”解题指导
  方法讲解
  诗言志,歌言情,阅读诗歌自然要分析或揭示诗歌的含义与感情。古诗中的含义与感情,有字词的、句子的,也有上下阕的与全篇的。对这些含义与感情的分析与揭示,与其他阅读题一样,都应该通读全篇,理解大意,仔细审题,弄清指向。当然,不同的题目也有其个性特点,下面试作具体解说。
  一、 整篇感情的理解与分析
  阅读整篇诗歌,掌握作者的情意,如从“三个维度”“六个方面”着手,就会容易得多。一是阅读全篇内容与掌握背景知识,如风格流派、时代背景、作者处境等,有的背景知识是通过注释提供的;二是借鉴标题提示与题干暗示,不少题干暗示了答题方向乃至答题内容;三是借助结构与捕捉诗眼,较多诗歌的结尾部分是议论抒情,这是值得阅读借鉴的。
  西江月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此词大概作于元丰三年(1080)中秋,时词人谪居。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干中“哪些感情”表明感情应该不止一个方面,需要认真“排查”。根据注释“时词人谪居”结合首联可见诗人有谪居后的苦闷心情;颔联“看取眉头鬓上”表达对人生虚幻与短促的感叹;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颈联“月明多被云妨”,比喻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尾联“中秋谁与共孤光”表达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凄然北望”表示渴望朝廷理解、重用,也含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与凄凉。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 争:怎。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干中词句的词眼提示,前者重“愁”,后者重“情”。根据词的具体内容,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二、 上(或下)阕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
  阅读理解词作上下阕的思想感情,需要联系全篇、阕中各句、上阕或下阕,还需要联系标题、时代、作者、注释等要素。
  少年游•早行[宋]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为“早行”,心境多是积极的。从“下阕”内容(早晨的霜气重重地袭来,即使穿着驼裘大衣都感到冷意,但是我的心情却轻快得和马蹄一样;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