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诗歌教学的三个过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1 21:40: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20字。

  试解读诗歌教学的三个过程
  阳春市第一中学  怡红
  【文章摘要】将诗歌的美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诗歌鉴赏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面对客体,主体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等去思考、判断、理解、联想,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美的形态。
  【关键词】美的教学  感知美   品味美   升华美
  诗歌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诗歌教学的目标是将诗歌中蕴含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语文有关的人文素养变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
  诗歌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能陶冶情操,滋养人性。诗歌教学如果能将诗歌中的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营养,诗歌教学的目标能够实现。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是一种对于美的教学。诗歌就是一种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将诗歌的美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根据新课标,很显然,鉴赏的主体是学生,鉴赏的客体是诗歌。诗歌鉴赏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面对客体,主体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等去思考、判断、理解、联想,使之变成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美德形态,例如写诗写鉴赏文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等。
  基于此,在诗歌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三个过程来完成诗歌教学目标。
  一、初读:感知美。
  这是诗歌阅读的第一步,也是鉴赏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 借助阅读资料了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
  2、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3、 能初步传情达意,总体感知诗歌意境。
  这一过程实际让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这是学习美的起点。在诗歌中,读出问题是鉴赏中最基本的意识和能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眼能看透的诗歌,没有任何发现,没有问题,鉴赏就没有意义。有了问题,学生就去思考;有了思考,便会有收获。当然,问题的发现是学生自己去实现的,老师不能包办代替。
  学生初读诗歌中发现什么问题呢?首先,疑难之处。学生自己不懂的,这是必须要问的,必须要发现的问题。另外教会学生于无疑处见疑,似知似解处见疑,已知已解学会质疑,多疑多思。疑的范围可以是针对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诗歌感情、诗歌的技巧等。大凡学生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都可以思考,有思考就有疑问;有疑问进而思考。从而形成以疑促思,用思生疑,最后疑促学。
  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不求整齐划一,只求有思考。尊重低层次的学生,鼓励高层次的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问题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发现之后是梳理。学生问题多,思考之后疑团丛生。此时学生就需要实行拿来主义,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需要掌握。有些问题不求当下深刻理解,只求攫住一些知识。梳理的方式,灵活多样,不求一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只要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在读写实践中起作用,就算达到了目标。梳理过程就像一个筛子,不同学生选择疏密不一的筛子。这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层次的起点,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