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不可一味求“新”
- 资源简介:
约7490字。
新课改不可一味求“新”
宣汉县第二中学 任本德
【内容摘要】在高中新课改施行一年多来,各学校深入领会 “新课程标准”精神,逐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育教学方式,狠抓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操之过急、矫枉过正、盲目照搬、弃旧图“新”等问题。文章切中看似如火如荼的高中新课改背后的种种弊端,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冒进
四川作为最后一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省份之一,于2010年全面进入高中新课改。全省各地在省教厅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广大高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文件,深入领会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逐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育教学方式,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同学校使出各自的招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操之过急、矫枉过正、盲目照搬、弃旧图“新”等问题。此谨以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为例,谈谈现阶段普通高中新课改看似如火如荼背后的浮华与虚幻:
新课改不等于“讲得越少越好”
新课程改革反对一言堂,满堂灌。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学习课堂交给学生。于是就有老师认为,新课改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为了极力倡导这种观念,不少学校甚至做出硬性规定,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15分钟,其余时间交予学生自学、讨论、展示,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治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