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
- 资源简介:
约5040字。
浅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牛集职高 吴海芳
内容摘要: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平时的作文课中化更短的时间,达到更高的效率?文章就“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展开了自己粗浅的一些看法:从兴趣的培养,到作文的选材,最后进入思维的拓展,每一环节都紧扣学生为主体,找准着力点,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材料 思路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与否。那么,作文教学 的着力在哪里?在此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兴趣的培养,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掌握某种活动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语文老师,就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敏感的心,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适时的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写作上来,使学生在浑然不觉中,改变“要我写”的被动局面,开始“我要写”的创造学习的新历程。
那么,兴趣从哪里来呢?当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不断接触和了解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激励并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而逐渐形成的。这说明后天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并始终抓住不放。试想,如果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提前作文就皱眉,怎么能写好作文?即使明确要求,也是难写成的。
作文兴趣的培养,应落实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让这兴趣的火花燃烧在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前段时间听于丹教授谈教学,其中就说到她教学的一种随性,带学生去咖啡馆,一边享受着那里边的情调,一边和学生面对面纵谈人生,这不正是将课堂融入了生活,这样的课堂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然而这样的课堂却又是我们喜欢的。作为中学的课堂虽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变通,记得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美丽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关要求,再专门安排一节户外活动课,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发现,学生们却一反往常一写作文说皱眉的现状,表现得异常活跃,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了质量的保证。
作文评讲,也能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有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评语千篇一律,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套话很多,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其实,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评语,教师若能在此多花点功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文我们可以看成是学生的一次心路历程,教师不但要从语言文字做出点评,我看更多的应是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时就更愿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对于作文写的好的同学,要多加鼓励,要让他们把自己写作心得将给其他同学听,这样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材料的积累,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感到作文难,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我们知道,大凡优秀的作文都是内容充实具体的,也可以说是材料充分积累后的结晶。南宋诗人陆游曾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