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擦干以后”审题指导及学生习作展示
- 资源简介:
约4900个字。
“泪,擦干以后”审题指导及学生习作展示
审题指导:
“泪,擦干以后”是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宜写记叙文。看到这个题目,考生要思考,为什么有“泪”,要交代原因;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流下泪水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泪是怎么“擦干”的,是自己的内因的驱动还是外在条件的改变使“我”擦干泪水的;“擦干”以后呢,我的外在神态和精神面貌发生怎样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问题在写作中都要思考。
要想写好这个题目,需要在一下几方面作深入思考。
设计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能画龙点睛。阅卷老师打开试卷的时候,他肯定要很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用优美的景物描写,一开始把读者带进你营造的优美境界中去;可以用比喻排比句式开头,增强语言的气势;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开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拟写比较工整的对偶句,使我们的笔下渗透着文采,增加文章的文学品位;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觉;可以将事情的高潮推在开头,然后再娓娓道来,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可以先呈现事情的结果,然后由果溯因;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好的结尾也是余味无穷,可以戛然而止,留下无穷想象的余地;可以点明主旨,揭示主题,收到“卒章显志”的效果;可以引经据典,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写景状物,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照应开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本文开头,考生应该交代事情的缘由,为什么有“泪”,这是怎样的“泪”。
2.能设计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众所周知,好的记叙文散文往往会设计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条线索或者是物、或者是抽象的情感。如《最后一刻》以我上“最后一课”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一家人对待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在烈日和暴雨下》以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感受为线索。同学们要根据文章表达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以月亮为线索,如本文可以用“月亮”作为贯穿全文的的线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