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邹韬奋)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4/1 18:25: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个字。

  我的母亲
  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语言。
  2.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我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瞥见(   )  妹仔(   )  惺忪(   )  面颊(   )  万籁俱寂(   )  循循善诱(   )
  唏嘘(   )  缝纫(   )  歉疚(   )  盈眶(   )  娓娓动听(   )  人影憧憧(   )
  2.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邹韬奋这个名字很特殊。“韬奋”是他的笔名,“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作者取这个笔名的意思是既要“韬光养晦”,又要“奋斗不息”。毛泽东、朱德等人物在邹韬奋去世以后,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1937年,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为黑暗中的中国奔走呼喊,这也使他因“抗日罪”,被关进了大牢。在牢里,他奋笔疾书,完成了他的自传体文本《经历》。这时候,他想起,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母亲给予的。这时候的邹韬奋已经有四十岁,而她的母亲早就与他阴阳两隔,于是他写下了这篇非常感人的散文《我的母亲》。
  在这篇文章收入《经历》的时候,他在《经历》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大家一起读一下——“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
  3.阅读课文试概括:全文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