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纪事诗的主题
- 资源简介:
约7980字。
曹操纪事诗的主题
新闻传媒系:樊继鹏
摘要:曹操的诗歌创作有三大类:有以表述理想为主的,有关于时事的,还有就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这三类诗歌各具特色,代表着曹操诗歌创作的三个方面。也是曹操在文学史上之所以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其中,曹操的纪事诗以其独特的主题表达在他的三类诗歌中显得与众不同。在这一类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名篇有《龟虽寿》、《观沧海》等。这些诗歌篇章不仅在当时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曹操的关涉时事方面的诗歌——纪事诗入手,剖析曹操纪事诗的创作背景、纪事诗创作的意义及其影响。
关键字: 曹操 纪事诗 主题
引言:在这些诗歌中,曹操的纪事诗,即所谓的关涉时事方面的诗歌以其独特的主题表达在曹操创作的几类诗歌中独树一帜。他善于将具体的真实的时事以一种同情的、不假掩饰的笔触写出来,这使得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是个应有的美感,同时还具有纪事的显著特色。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曹操纪事诗的特色,还将看到曹操纪事诗与唐朝诗人杜甫纪事诗的区别。这种亦诗亦史的创作特色使得曹操的纪事诗在整个文学史上显得是那么的别具特色,而这种特色正是建立在曹操纪事诗的别具特色的主题之上的。本文将根据曹操的戎马人生探讨其纪事诗的主题。
一、曹操纪事诗创作中的几类主题
在曹操所处的那个时代,纷争不断。在这三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曹操手不离书、登高必赋,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在(《魏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①这是在魏书中世人对曹操的评价,不可谓不高。而曹操自己也有对自己品行的评价,正如他在《典论自叙》中也这样说到:“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②由此可见,曹操是非常好学的人,他往往在百忙之中学习知识而不知疲倦。在(钟嵘《诗品》)中更有:‘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的记载。③创作出了很多纪事诗,而在这些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
(一)“汉末实录”的“诗史”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说到“诗史”,恐怕大部分学者都会把这顶桂冠奉献给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其实不然。翻开文学史曹操在这方面较之杜甫要更加突出,最起码说到以诗来记史并不是从大唐诗人杜甫那里开始的,而应该追溯到更早。其中,曹操在这方面就比较突出。在他的代表作《薤露行》与《蒿里行》就显得尤为的突出,明代的钟惺就称曹操的 这两首诗歌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我们今天看到的曹操的纪事诗可以当做诗歌来鉴赏,也可以当着历史事件来品读,正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这方面的一个特色。钟惺对曹操这两首诗歌的评价就比较贴合世纪了。
与西方荷马史诗宏伟浩大的场景不同,曹操记述的仅仅是在汉末大动乱时期的历史。然而就是这点片段,我们现在看到的只言片语,给我们的启示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