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自测题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3800个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题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
编制:王治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8分)
家juùn()shù()守hé()家团聚qióng()楼玉宇
干hé() zhù ()蓄 清冽() 着急()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6分)
我国有广阔的陆地国土,①还有大约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②要不要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修改一:
修改二:
3、默写。(8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
(2)四面湖山归眼底,。
(3)青山有幸埋忠骨,。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5)我欲乘风归去,,。
4、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的知识,删改下面句子,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待修改的句子: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
5、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5分)
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教你树立信心;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你感受美好的亲情。二、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社戏》片段,回答6-10题:(22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6.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
7.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年们、的特点。(6分)
8、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4分)9、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4分)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10、本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