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激趣,尺水兴波——记一堂作文教学课
- 资源简介:
约4780字。
取名激趣,尺水兴波
——记一堂作文教学课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郝友斌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的语文教师经常向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立意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不要偏激,不要有消极思想;文章内容要有意义;字数不要少于800 等。这些要求看似合理,实则抑制了学生表达真实想法的愿望。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一直在主张要有真情实感吗?如果每篇作文都要求“有意义”、“积极向上”,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多年,他要写多少“积极向上”的主题?他还能找到写作的快乐吗?他能不烦吗?他能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吗?
好的作文往往是学生的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笔者认为激发、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是作文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无欲不举笔,学生有了表达欲望,开始自觉地动笔写,写得多了,写熟了,兴趣来了,写作就成了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还担心写不出好文章吗!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成长期,他们对有关自身的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如果教师稍加留意并加以适当引导,这些事物就可以成为触发学生灵感、激发学生兴趣的好素材,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带动学生进入写作的亢奋状态。为此,笔者在接手了一个新高一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后,设计了这样的一节作文训练课。
上课了,笔者说:“同学们,我们都有姓有名。在以前,中国人往往有姓有名还有字。如诸葛亮,字孔明;李清照,字易安;朱自清,字佩弦。字,是在他们成年时取的。现在,我们只有名,没有字;名和字合二为一了,统称名字。名字要伴随人走过一生,你们的名字是谁起的,知道吗?(绝大多数学生点头表示知道)
教师:名字一般都是你们的长辈所起,也许你的名字寄托着长辈当时的某种想法或愿望。可是,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与你们的长辈是不一样的,与他们的想法也可能不同。对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学可能喜欢,有的同学可能不喜欢,只是因为太熟悉了,导致了感觉的麻木,也就习惯了。这样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好好地想一想: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你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为什么?如果给你重新取名的机会,你会为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学生很兴奋,没有想过可以为自己取名。因为姓是依宗族沿袭祖宗传下来的,名为长辈所赐。现在,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权利与自由,学生很有兴趣,有的翻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有的屏气凝神地思考,有的开始动笔写了几个名字供自己选择。)
......
教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吧。
杨惠婷:我的名字是爸妈一起取的。爸爸取的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