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眼界”话题作文范文两篇

作者:不详  时间:2012/11/26 12:10:51  来源:流浪客转发  人气:9003
  眼界
  人与人眼界的不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将“眼界”缩小。)
  曾经有那么多伟人,他们眼界不同,从而有了不同的成就。像马克思,他的眼界大到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他看到了社会的规律,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像伽利略,他放眼整个宇宙,整个空间,他看到了星际运行特点,将物理学推向一个巅峰的道路上。还有啊!像孔子的眼界广至百姓,他看到了大同社会;韩信的眼界超然市井打斗,他立下赫赫战功;诸葛亮的眼界扩展至天下时局,他影响了汉末的天下大势。(摆出事例说明“眼界不同就有不同的成就”。从事例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因为眼界宽广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举例时重在议论,而非叙述故事。)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承上)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启下)三国的袁术固然有极深的心机,却只看到了弹丸之利,贸然自尊为帝,使得从叛亲离,天下豪杰群起而攻之。(叙述)袁术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的眼界只局限于中原,只浮于表面。他没有放眼天下,着眼隐患,终究只得惨死。(结合论点分析)再看拿破仑吧。他作为法国王族的炮军司令,却在认清时代潮流后,毅然炮轰封建残余,因而踏上了其前无古人的权力巅峰。拿破仑是成功的,他霸业的取得所依赖的正是他洞悉一切的目光。是他广阔的眼界让他成功欧洲的神话。(举例并结合论点分析)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乌雀争其声。”(引用论证)这就是说,眼界的大小决定了人成就的高低。江海之所以浩瀚无际,雷霆之所以引动暴雨,都在于它们知其当为,眼界开阔。没有广远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平庸而无所作为;然而同样,倘若能力有限,眼界即便广至渺渺星空,他也找不到那隐于无形的通往璀璨的路。(论证)
  人既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也不能自高自大,妄图以己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先着眼自己的实力,再放眼面前的道路,才可以走出最平坦的一生,也可能走出最辉煌的一生。(如何做到放宽眼界:不能……不能……)
  人生的结果由眼界而定。我们要慎于睁眼,也不要妄自菲薄。迈开步子向你看到的最美好的路上走去吧,迎接你的或许是酸甜苦辣,但你最终必将取得属于自己的灿烂,你必将拥有星空的斑斓。(结束:点题,照应开头)
  【点评】“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是本文的中心。充满思辩性是本文最大的亮点,这也是本文立意的深刻之处。第三段袁术与拿破仑的对比,第四段江海与坎井、雷霆与乌雀形象的事例,第五段第六段对眼界的深刻思索,都充分体现了思辩性。全文层层深入,引证、例证、理论论证有机结合,闪耀着理性之光。语言生动、流畅,哲理性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眼界
  雏鹰放眼蓝天,故能于反复摔打后翱翔天际;小溪放眼远方,千回百转后终汇大海;革命者放眼未来,抛头颅洒热血后换得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眼界高远让他们获得最终的成功。所以,我们应当有高远之眼界,弃狭窄之眼界。(运用排比句引出中心论点)
  有高远眼界者成大事,有狭窄眼界者难成事。眼界高远者,故能不斤斤计较,定会一路风雨前行,朝目标前进;眼界狭窄者,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整体利益,难有远大抱负。失败后的勾践眼界高远,放眼复国那一天,故情愿为夫差马前卒,受尽屈辱,卧薪尝胆后终成大业。相反,太宰嚭眼界狭窄,收越国贿赂后劝夫差放过勾践,他沉迷于个人暂时的利益,身死国灭自然是其最好下场。一正一反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欲成大事,须有高远眼界。(结合正反实例具体阐述含义)
  那么,如何才能让眼界高远呢?(“怎么做”的角度进行论述)
  欲眼界高远,须学会换个视角看世界。此处的“视角”,绝不仅仅是眼睛看事物的角度,更是心看世间万象的角度,换个视角,就是换种思维,灵活来看待生活、解决问题。一道数学题,换种思维可有多种解法;前往罗马,换条道路照样能到达;塞翁失马,换个视角看,祸事或许可以变为福事;山不过来,换种思维,我绕山而过也一样。世间生活,答案丰富多彩;换个视角,云开月明风清。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换个视角看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眼界自然开阔高远许多。
  欲眼界高远,须定适合自己的远大目标。有适合自己的远大目标,我们才能坚定信心,一路向前,踏平坎坷成大道。古今中外成功者,无一不是具有远大目标者,他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李时珍眼界高远,定写下传世医书之目标,于是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收集药物标本,终写成《本草纲目》;钱学森眼界高远,定归国奉献才识之目标,于是他有了5年艰难归国路,终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11岁的赖斯定进入白宫之目标,于是她勤奋学习,26岁获博士学位,精通四门语言,终成第66任美国国务卿。塞万提斯说:“目标愈高,志向就愈可贵。”同样,我也要说,适合自己的目标愈高,眼界就愈高远。
  欲眼界高远,须胸襟开阔。胸襟开阔,方能不纠缠于小事;不纠缠于小事,方能向目标全力前行。相反,若一味在小事上和同学、同事斤斤计较、生闷气,结果只能是时间浪费,身体受损。寒山曾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如此胸襟,让人钦佩;如此眼界,可谓高远。我们要把不愉快的事写到沙滩上,大浪扑过,了无痕迹。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陶铸先生说:“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宽天地广,天广眼界高。
  有高远眼界者,方能成大事,我们要拥有高远眼界,丢弃狭窄眼界。要想有高远眼界,须换个视角,须定远大目标,须开阔胸襟。如此,一个大写的人便会无畏地行走在人生的风雨中,诗意地栖居在光影交织的大地上。(点题,照应开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