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教学之我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19 17:10: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90个字。

  初中诗歌教学之我见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新田中学叶昌东
  中国是诗的国度,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一份浪漫,一份执着,一份诗意,一份追求。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是丰富的宝藏。我认为诗歌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教材。如何用好这一教材?我就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最好方法
  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诗歌教学中,诵读必须做到四点:初读读准音,字正腔圆;再读读通意,句逗明、词意清,文意通;三读读出美,节奏和谐、韵味十足;四读读出情,走进作品、走近人物。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开启诗歌学习的大门。教诗歌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研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诵读这个环节,要提前搜集一些关于本诗的诵读录音,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哪些读得好,哪些不好,自己诵读时又该注意什么。然后选择那些语音标准,字正腔圆的音频材料让同学们模仿诵读。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教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指导朗读时我提问,加点字应该处理成升调还是将调?学生在试读中体会到如果处理成升调,那就成了以壮景写豪情; 如果处理成将调加拖音,恰恰是诗人在抒发自己的哀情和哲思。如:指导朗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我问学生,这两句朗读时感情上有没有层次区分?学生在讨论和朗诵中体会到前一句主要是抒发悲愁实属小我之痛,后一句主要是抒发恨、无奈和绝望上升为大我之悲。相对而言两句感情层次一深一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现代诗要朗读,古体诗词要诵读。古人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性。熟读、背诵,能够帮助理解和感悟。
  二、“泡”诗,是鉴赏诗歌的关键
  古代诗歌,篇幅短小,语言凝炼,可是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要享受古典诗歌的美妙,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诗文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言外之意的再现。那么,怎么鉴赏古诗呢?借用谢冕教授的说法,就是一个字——“泡”。诗歌该怎么“泡”呢?诗人已远去,望着诗人的背影,这空白就要借助我们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大胆“填补”,再形成自己独有的画面,但要合情合理。“泡”诗离不开合情合理想象和联想。“泡”诗也离不开已知的传统诗的读诗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