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教学,撩起经典美文的面纱——我对《桃花源记》教学的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19 10:31:4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990个字。

  诗意教学,撩起经典美文的面纱
  ——我对《桃花源记》教学的思考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朱旭微
  【摘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对一种理想而又极其平凡的田园生活的诗意表达,在极美的描述中蕴含作者对现实的极大失望。此文,我尝试通过诗意教学:营造诗意,走进文本;诗意想象,向文本更深处漫溯;链接诗歌,了悟诗意的主题表达;体味语言,将“诗意”进行到底;辩证看待,诗意结课。由此,我引领学生享受桃源的诗意景致,体味村人的祥和生活,感受渊明的诗意情怀,体会作品“似淡而浓,似癯而腴”文风,品味“简洁而含蕴丰富”语言特点,撩起这篇经典美文的面纱。论述中穿插了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佐证。从另一角度看,本文也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梳理与思考。
  【关键词】诗意教学经典美文面纱
  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那么语文是一门诗意永远的学科。因为语文触摸的是诗一样的文字,谱写的是诗意的乐章……语文充满着无穷的诗意。语文学习可以让孩子们的心灵充实、丰富、灵动而变得诗意盎然。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经典散文,它承载了陶渊明的政治理念。而桃花源也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想往的福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用诗心诗情营造语文诗意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安居。
  教授此文,我以“理想”这条红线贯穿全课,通过诗歌导入、充分想象、诗意表达,语言品味等环节构建诗意课堂、撩开这篇经典美文“似淡而浓,似癯而腴”的文风和“简洁含蕴丰富”言语的面纱,尝试诗意教学。
  一、 营造诗意,走进文本。
  导入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意在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这篇浸润诗人真情与理想的美文,教师应站在诗人的高度,用浪漫的激情去引导开启学生情感心智的大门。
  我是这样导入《桃花源记》教学的:
  诗人流沙河在他的诗歌《理想》里这样写道:(投影,学生齐读)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过渡语:因为理想,人生有了希望;因为理想,人生拨云见日,看见了曙光。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同。(投影)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过渡语:那么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什么?(投影)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今天我们来学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看看作者他所向往的社会理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