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小作文心理描写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8900字。
2013高考小作文心理描写专项训练
心理描写,是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一种写法。跟语言、行 动描写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不但可以把 人物写“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读 同学们的习作,感到大家在运用心理描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主要的表现是:
第一,在写人(写他人)叙事(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时,忽视心理描写,就事论事,没有写出自己在此事之前、之中、之后是怎么 想的。
第二,在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口号化,表面化,有时又不惜弄虚 作假:明明自己心里没有那么想,却偏要写自己是那么想的;有时故意 抬高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写得挺高尚;为了衬托他人,有时却又成心贬 低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写得很肮脏。
第三,在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时,真的“钻”到了人家的脑子里, 把自己的心理强加在他人身上。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小作者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的: 发生在家里的一件小事 一天晚上,我正在屋里写作业,忽然听到一件什么东西摔在地上,声音特别大。 原来是奶奶在收拾屋子时,不小心把暖壶打碎了,热水洒了一地。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闻声赶到,一看,连忙问:“妈,您没事吧?”“没事。嗐,老了,不中用了。”妈妈让我把奶奶扶到沙发前坐下,然后赶 紧洗了洗面手,拿笤帚扫去了地上的碎片,又不声不响地用墩布把地拖 净。
不大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了。他见气氛有点不对头,就问妈妈是 怎么回事。妈妈悄声把经过告诉了爸爸。我想爸爸可能要埋怨奶奶一顿。 我想错了,爸爸走到奶奶跟前,关切地说:“妈,不要紧的。您伤着了 没有?”“我没事,忙你的去吧。”“妈,我看看您的手,烫着了吗?”妈妈也走过来,关切地问。奶 奶忙把手背了过去。我把奶奶的手伸给爸爸、妈妈看。只见奶奶的小手 指上划了一小道血口,流了血,血口的边缘很红。“妈,您怎么不早说 呢!我给您包上。”妈妈说完就找来纱布,小心翼翼地把奶奶的手包上 了。奶奶擦了擦眼睛,笑了。
屋里又恢复了平静。我真为妈妈、爸爸这样孝顺、关心老人感到高兴。
这是一篇清新秀美的小文,读来令人激动、钦羡。文章之所以能够 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情和意。而这一切,又 都是小作者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善于运用心理描写的结果。
文章中,通过描写妈妈、爸爸一系列的行动